和望月诗

桂殿月偏来,留光引上才。
圆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
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
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和望月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赏月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团圆的向往。

首先,诗人用“桂殿月偏来,留光引上才”来形容月亮的光辉洒在宫殿上,照亮了才华横溢的人。这里的“桂殿”可以理解为华丽的宫殿,“才”则指有才华的人,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有才华之人的欣赏。

接着,“圆随汉东蚌,晕逐淮南灰”描绘了月亮的形状和光芒。诗人用“汉东蚌”和“淮南灰”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和光芒,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圆润的月亮在空中悬挂,周围还有一圈淡淡的光晕。

“渡河光不湿,移轮辙讵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月亮的光辉穿过河流,却不被河水沾湿,仿佛车轮转动,留下的车辙也不会被破坏,这里的“辙”指的是车轮留下的痕迹。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赞美月亮的光辉纯净、永恒。

最后,“此夜临清景,还承终宴杯”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美好的夜晚,与朋友们一起举杯畅饮,享受这难得的欢聚时光。这里的“清景”指的是清新的月光,而“终宴杯”则是指结束宴会时的酒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和团圆的珍视。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友情和团圆的向往。诗中的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魅力。

庾肩吾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