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柳树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拟人化描写,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脆弱,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

首联“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描绘了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柔软得胜过丝线。这里用“惹”字巧妙写出柳枝与风的互动,仿佛柳枝主动招惹了风,显得俏皮生动。

颔联“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将柳树比作一位娇弱的女子——虽然姿态婀娜,却无人真正欣赏;因为枝条纤细,连自己都难以支撑。这里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淡淡哀愁。

颈联“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继续用拟人手法,把柳枝比作舞女挥动的水袖,柳叶像女子描画的眉黛。这两个比喻既写出柳树的动态美,又赋予它灵动的生命力。

尾联“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突然转折:当诗人折下一段柳枝时,突然涌起对友人的思念,于是提笔写诗。古人常以“折柳”象征离别,这里通过一个日常动作,自然引出深沉的友情,让整首诗的意境得到升华。

全诗妙在将普通的柳树写得活色生香,每一笔都既是写柳,又似写人。最后由物及人、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柳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真挚的情感。特别是“枝翻袖”“叶展眉”这样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充分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