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道复溪山障子

天台秀出雁宕峰,削壁飞泉如白龙。跳珠散落四时雨,偃盖反走千寻松。

阴崖复洞绝地脉,明湖玉镜开天容。山深或闻虎兕斗,日落但有渔樵逢。

陈郎不减阮嗣宗,云霓蜷曲蟠其胸。黄公垆头枕曲卧,蹶起扫出金芙蓉。

高山流水有深意,却思荷蒉还山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对友人陈道复(明代画家)的赞赏和隐逸情怀。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山水奇景(前八句) 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浙江天台山和雁荡山的险峻风光:陡峭的岩壁像被斧头劈开,瀑布如白龙飞腾,水珠飞溅像四季不停的雨,古松枝干弯曲如伞盖倒悬。山中既有幽暗的悬崖洞穴,又有明镜般的湖泊,日落时只能遇见樵夫渔父,偶尔还能听到猛兽的吼叫。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2. 画家风采(中间四句) 笔锋转向画家陈道复,说他像魏晋名士阮籍一样胸怀锦绣,在酒垆边醉卧后突然起身,挥毫画出金色荷花般绚丽的画作。这里用"云霓蜷曲蟠其胸"形容他胸中有万千气象,"蹶起扫出"则生动表现了艺术创作的爆发力。

3. 隐逸之思(最后两句) 结尾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面说画作蕴含深意,实则表达诗人自己的归隐之志——想像背着草筐的农人那样回归山林。这种从赏画到感悟人生的转折,给全诗增添了哲理深度。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艺术创作和人生追求融为一体:写山见水是实景,写画家笔力是虚写,最后归于对朴素生活的向往。诗中"白龙飞瀑""金芙蓉"等比喻新鲜活泼,"跳珠""反走"等动词运用极具动感,即使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蓬勃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