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其二

先生何事困山囚,澼絖于今尽建侯。
石骨有棱宜碍路,溪流无罅却通舟。
绿荷倾盖二三尺,红槿开花千百头。
惭愧陈琳草檄手,才疏意懒更悠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生病时朋友来探望,他感到惭愧无法及时回应,于是写了十首唐律诗表达感谢。这是其中的第二首,用轻松自嘲的语气描绘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前两句用幽默的方式自嘲:我像被困在山里的囚犯一样(暗指生病卧床),而你们(用"澼絖建侯"的典故,原指洗棉絮的人也能封侯,这里指朋友们)都过得很好。三四句写居住环境:山路石头棱角分明很难走,但溪流却能通小船,暗示自己虽然处境困难但仍有出路。

五六句突然转为明媚的景物描写:池塘里荷叶像伞盖一样茂盛,木槿花开得灿烂。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用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反衬自己病中懒散的状态。最后两句直接表达惭愧:我像三国时写檄文的陈琳一样有才华(这是自谦),但现在才疏学浅又懒散,只能悠悠度日。

全诗妙在把病中困窘写得风趣不沉重,用鲜明的自然景物对比自己的懒散,在感谢朋友时又不失文人雅趣,自嘲中透着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豁达的生活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