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秘书赴召

万里修门道,谁传桂子来。
好将真积力,为作太平媒。
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
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崔与之送别友人魏秘书赴京任职时写的,核心是鼓励朋友用真才实学为国家做贡献。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万里修门道,谁传桂子来"用比喻手法,说通往京城的路虽然遥远(万里修门道),但你的才华(桂子象征才学)终会被人赏识。这里用"桂子"暗指科举功名,既形象又含蓄。

中间四句是核心劝勉: "好将真积力"是说要把长期积累的真本事;"为作太平媒"指用来促成国家太平。诗人强调真才实学才是立身之本。 "大易机缄露,中庸气脉回"借用《易经》和《中庸》的智慧,说治国之道既要懂得变通(大易),又要把握分寸(中庸),这是对友人政治智慧的期许。

最后两句"须知经济学,元不堕秦灰"最有深意。诗人说:要明白经世济民的学问(经济学),永远不会像秦始皇焚书那样被埋没。这里既肯定友人学问的价值,也暗含对当时官场的警醒——真正的学问经得起历史考验。

全诗亮点在于: 1. 把人生抱负说得既务实又崇高,没有空喊口号 2. 用"桂子""秦灰"等典故自然贴切,不显晦涩 3. 结尾的"秦灰"比喻既呼应开头,又留下深刻余韵

本质上,这是首充满正能量的送别诗,告诉友人:你的真才实学,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最好资本。今天读来,这种强调真才实学、经世致用的思想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