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孤阳落照,断岸回帆,千条残柳参差。
此地曾经,依稀十里隋堤。
沧波夜寒渐起,坐西风、初怯罗衣。
野桥外,正菰蒲弄晚,浅渚鸦啼。
薄暮青山凝黛,映明霞隔浦,两两鸿归。
短笛黄昏,声声怨入山眉。
今宵梦魂何处?
寄秋心、红叶谁题?
云水阔、泛清光、蟾影渐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首先,诗人用“孤阳落照,断岸回帆”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景象,孤阳落照意味着太阳即将落下,给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感觉。断岸回帆则形容了远处的帆船在夕阳的映照下逐渐消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接着,“千条残柳参差,此地曾经,依稀十里隋堤”描绘了一片残柳,让人联想到曾经繁华的隋堤,这里曾经是十里长堤,如今却只剩下残柳,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沧波夜寒渐起,坐西风、初怯罗衣”描绘了夜晚的寒冷,诗人坐在西风中,感到罗衣单薄,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担忧。

“野桥外,正菰蒲弄晚,浅渚鸦啼”描绘了一幅野外的景象,野桥边的菰蒲随风摇曳,浅水中的乌鸦啼叫,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薄暮青山凝黛,映明霞隔浦,两两鸿归”描绘了傍晚时分青山的美丽,青山映着明霞,远处的鸿雁归巢,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短笛黄昏,声声怨入山眉”描绘了黄昏时分短笛的声音,那哀怨的笛声仿佛融入了山中的眉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

最后,“今宵梦魂何处?寄秋心、红叶谁题?云水阔、泛清光、蟾影渐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梦中的灵魂不知飘向何方,寄托在秋天的红叶上,却无人题字。云水辽阔,月光清辉,蟾蜍的影子渐渐西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深秋傍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