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京口怀古

三山围铁瓮。
孙郎后、今古几英雄。
忆北府参军,寄奴王者,金戈铁马,横据江东。
凌歊上、歌风追汉帝,置酒宴群公。
一代伟人,龙行虎步,十年征战,洛下关中。
祇今凭吊处,佛狸祠下路,烟树冥濛。
为念寻常巷陌,社鼓连空。
算碻磝战地,几多白骨,金焦名胜,两点青峰。
惟见惊涛满眼,东去匆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风流子 京口怀古》通过描绘江苏镇江(古称京口)的历史遗迹,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全词以豪迈的笔调开篇,用"三山围铁瓮"形容镇江地势险要,引出三国孙权的故事,追问千百年来还有多少英雄在此留下足迹。

词中重点回忆了两位历史人物:东晋名将谢玄(北府参军)和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作者用"金戈铁马"展现他们当年在江东征战的英姿,又用"歌风追汉帝"的典故,将刘裕比作汉高祖刘邦那样的开国君主。这些历史人物"龙行虎步"的雄姿和十年征战的功业,在作者笔下显得格外生动。

下半阕转入现实场景:如今这些英雄遗迹早已荒凉,佛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祠庙)前只见烟雨朦胧,寻常巷陌里却传来热闹的社鼓声。通过"几多白骨"与"两点青峰"的对比,既写出战争残酷,又展现山水永恒。最后以长江惊涛东去的画面作结,暗示历史就像这江水般奔流不息,英雄霸业终成过眼云烟。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将历史沧桑感与壮阔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作者站在京口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既追慕古代英雄的豪情,又清醒认识到所有功业终将被时间冲刷。这种深沉的历史感悟,通过"碻磝战地"的累累白骨与"金焦名胜"的永恒青山形成强烈反差,最终都化作东流江水的一声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