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被猿声惊醒后,陷入孤独愁绪的画面。

前两句"猿声到枕上,愁梦纷难理"写的是:半夜突然听到猿猴的啼叫声传到枕边,把睡梦中的人惊醒,醒来后各种愁绪涌上心头,像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这里用"猿声"这个意象特别巧妙,因为猿啼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哀愁。

后两句"寂寞深夜寒,青霜落秋水"进一步描写环境:深夜独处格外寂寞,感觉空气都透着寒意,看着窗外,仿佛能看到青白色的霜降在秋水上。这里的"青霜"和"秋水"都是冷色调的意象,共同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声音(猿声)切入,从听觉转到心理感受,再转到视觉,层次很丰富 2. 短短20个字就完整呈现了从惊醒到失眠的全过程 3. "青霜落秋水"这个画面既真实又虚幻,把内心的寒意外化成了可见的景象 4. 所有意象都围绕着"愁"这个核心情感,没有任何多余的字

这种写法让读者能清晰感受到:深夜独处时,一点声响就能引发无限愁思,而周围的环境似乎也在呼应着内心的孤寂。每个人应该都有过类似体验,所以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