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次韵

物情自适更谁禁,草际萤飞鸟宿林。
鲁叟尔来无梦寐,蜀庄此去只冥沈。
客中又见秋风起,夜半初闻木叶吟。
凉意逼人眠不得,坐看孤月到天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

开头两句写夜晚的宁静:萤火虫在草丛飞舞,鸟儿归巢栖息,万物都按照自然规律生活,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用"物情自适"暗示人却难以像自然万物那样自在。

中间四句转入诗人自身:借用"鲁叟"(孔子)和"蜀庄"(庄子)两位古代思想家的典故,表达自己既不能像孔子那样积极入世,也无法像庄子那样超脱物外。秋风吹起、树叶沙沙作响的夜晚,让客居他乡的诗人倍感孤独。

最后两句是全诗高潮:秋夜的凉意让人无法入睡,诗人索性起身独坐,凝望天心的孤月。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孤月"正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写照,而"坐看"的动作则体现了一种坦然面对孤独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秋夜景物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路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在凉意袭人的秋夜中,依然保持清醒、凝视明月的坚持与坦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