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三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腻粉半黏金靥子,残香犹煖绣薰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闺中女子孤独伤感的画面,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寂寞与高洁。

上片写景:春花在风中渐渐凋零,画帘低垂的厅堂显得格外空荡,残红的花瓣飘落在长满青苔的台阶上,像在跳着忧伤的舞蹈。这里用凋谢的花朵暗示女子逝去的青春,空荡的厅堂象征她内心的孤寂。

下片写人:女子脸上的妆容已经残褪(金靥子是古代女子面饰),但熏笼里还留着淡淡的香气。最动人的是结尾句——她像蕙草一样芬芳的心,却找不到知己可以倾诉。这里通过"残妆余香"的细节,表现女子独守空闺的落寞;而"蕙心"的比喻,既显示她品性高洁,又暗示这种高洁反而使她更难觅知音。

全词最妙处在于处处写景,却句句含情。凋花、空堂、愁红、残妆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忧伤感的意境,而最后点明的"蕙心不同",让读者突然明白:前面所有的景物描写,原来都是在为这个孤芳自赏的女子作铺垫。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