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xiāo)舞袖垂。
化了梅蕊的新妆以及桂叶的眉毛,小莲的风韵就像仙女出了瑶池。云雾随着歌声开始转动,雪花绕着舞动的双袖慢慢下垂。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小莲:歌女名。瑶池:传说中神仙居所。
伤别易,恨欢迟。惜无红锦为裁诗。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zhǔ)星桥尚有期。
感伤离别容易,可恨欢乐来得太晚。诗篇、信笺无由寄送,行人不要断然离去就伤神凄然,每逢七夕、牛郎、织女尚有相会之期。
汉渚:银河岸边,即牛郎、织女相会之地。星桥:以星为桥,指神话中的鹊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化了梅蕊的新妆以及桂叶的眉毛,小莲的风韵就像仙女出了瑶池。云雾随着歌声开始转动,雪花绕着舞动的双袖慢慢下垂。
感伤离别容易,可恨欢乐来得太晚。诗篇、信笺无由寄送,行人不要断然离去就伤神凄然,每逢七夕、牛郎、织女尚有相会之期。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思越人”、“醉梅花”。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小莲:歌女名。瑶池:传说中神仙居所。
“汉渚”句:每逢七夕、牛郎、织女尚有相会之期。汉渚(zhǔ):银河岸边,即牛郎、织女相会之地。星桥:以星为桥,指神话中的鹊桥。
创作背景
据张草纫《二晏词笺注》,此词大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叔原将赴颍昌许田镇之时,小莲在筵席上唱歌送别,叔原为作此词。此时叔原已十分贫困,故曰“惜无红锦为裁诗”,以作缠头之酬也。
赏析
此词描写歌妓小莲。上片写她貌若天仙,风韵妖娆,歌舞技艺也高妙非常。两个对偶句,是修辞炼句的重点所在,尤见作者的功力。“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词人抓住了歌唱的清亮高亢,以行云、流水作比喻,抓住了舞蹈的飘动回旋,以飞雪、垂袖作比喻,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强调色彩,强调动态,词句更加鲜明生动。
下片从离别相思的角度描写小莲的内心世界。别易欢迟,是她的总体感受,故而放在过片之处,用作引领。“惜无红锦为裁诗”,是说诗篇、信笺无由寄送,其忧愁难以表述;结句告诫“行人”,不要断然离去不予眷顾,牛郎、织女尚且期待着一年一度的相会,切不可让多情的“思妇”失望。
想必此时,晏几道已经颇为贫困潦倒,所以才会前往许田镇做一个监税的小官,才会感叹连给歌女的“缠头”之资也无从筹措。但也因为许田镇离汴京并不遥远,未来总有可期,所以这首离歌还是寄寓着许多希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没问题,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鹧鸪天·梅蕊新妆桂叶眉》
这首词以美丽的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用物喻情,形象生动。让我们逐句解析。
1. “梅蕊新妆桂叶眉”:以梅花的新蕊和桂树的叶子作为比喻,描绘出一种清新、明媚的早春景象。梅花刚刚绽放,就像女子刚刚精心打扮好的妆容,而桂叶的形状则像女子的眉毛。这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 “小莲风韵出瑶池”:这句中的“小莲”可能指的是盛开的荷花,它的风韵如同从瑶池(神话中的仙境)中走出的一般,美丽而高雅。
3. “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这两句描绘了动人的景象。白云随着绿水的流动仿佛在歌唱,雪花飘绕在红色的丝带(或舞裙)周围,舞者的衣袖低垂,犹如在舞蹈。这里充满了诗意和动感。
4. “伤别易,恨欢迟”:这是词人的情感流露。分别时的伤感容易触动,而欢乐的时光却过得太快。这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5. “惜无红锦为裁诗”:表达词人对没有红锦(一种贵重的丝织品)来裁制诗篇的遗憾。这里可能是比喻缺乏美好的言辞或才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6. “行人莫便消魂去,汉渚星桥尚有期”:劝慰那些正在旅途或离别的人不要过于悲伤,因为就像银河中的桥梁和汉朝的水滨,相聚的日子总还是有的。这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对重逢的期待。
整首词以美丽的自然景象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些离别的伤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