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菊
捲帘人瘦西风冷,盈盈霜菊妆初靓。
含蕾舒英各有情,三嗅三叹恣怜宠。
先生官冷心无尘,补篱剔石非贪嗔。
恒莎人面觉奇丑,闭门独与花相亲。
兴来移花裁纸绢,三径偎松放长干。
诗龛正供陶渊明,焚香合与寒泉蔫。
含蕾舒英各有情,三嗅三叹恣怜宠。
先生官冷心无尘,补篱剔石非贪嗔。
恒莎人面觉奇丑,闭门独与花相亲。
兴来移花裁纸绢,三径偎松放长干。
诗龛正供陶渊明,焚香合与寒泉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贫却高洁的文人,在秋风萧瑟中与菊花相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品格。
开头两句用"捲帘人瘦西风冷"勾勒出一个清瘦文人站在寒风中赏菊的画面,菊花像刚化完妆的美人("盈盈霜菊妆初靓"),在霜中格外动人。接下来写菊花含苞待放、舒展花瓣时各有风情("含蕾舒英各有情"),让人忍不住再三嗅闻、感叹,尽情怜爱。
中间部分转向描写这位"先生":他虽然官职低微("官冷"),但内心纯净("心无尘"),修补篱笆、清理石头都不是因为贪念或怨愤。他觉得世俗之人面目可憎("恒莎人面觉奇丑"),宁愿关起门来与花为伴。
最后写他的雅趣:兴致来时把菊花画在纸上("移花裁纸绢"),让菊花与松树为伴("三径偎松放长干")。他的书房供奉着爱菊的陶渊明,焚香祭奠时,菊花仿佛与清冽的泉水一同枯萎(暗指其高洁品格)。
全诗通过菊花与文人的互动,赞美了一种不慕荣华、亲近自然的高尚情操。最动人的是"闭门独与花相亲"这句,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宁愿与花为伴也不愿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