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施诸子秋夕自蓝原游云谷至澄浒迂宿保国寺寺在九顿峰下

出山复入山,迂策桃花源。
本为游览来,行止未须论。
十里到谷口,九峰回寺门。
老僧夙好事,深夜具鸡豚。
饮酬自閒细,酒中有真乘。
良朋发箫鼓,野客击钟磬。
踌蹰烟语微,萧索月林暝。
明发望赫曦,千崖一微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秋夜山间游玩的经历,充满了自然野趣和人情味。

开头四句写一行人反复进出山林,像走进桃花源一样随意漫游。他们本来就是来玩的,走到哪儿算哪儿,不用刻意计划路线,表现出轻松自在的游玩心态。

中间八句生动记录了行程:走了十里路到山谷入口,绕过九座山峰才到寺庙。好客的老和尚半夜还准备了鸡肉猪肉招待他们。大家喝酒聊天,气氛悠闲,在酒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朋友们吹箫打鼓,同行的游客敲钟击磬,各种声音在山间回荡。

最后四句写夜深时的景象:大家聊天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月光下的树林显得幽暗寂静。等到天亮时,会发现眼前都是高耸的山崖,只有一条细窄的小路通向远方。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一次说走就走的山野旅行,既有"深夜吃农家菜"的生活气息,又有"月下听音乐"的雅致情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随性而为的游玩态度——不为赶景点,只为享受与朋友在山野间自由行走的快乐。诗中"酒中有真乘"这句话特别有意思,暗示着最真实的人生体验,往往就藏在这样看似平常的聚会之中。

傅汝舟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