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孔昭菊逸斋

莽莽天地间,万物争敷荣。
如何秋节至,零落殊无情。
乃知古达徒,爱菊良匪轻。
柔条濯露洁,嫩蕊含霜清。
渊明弃彭泽,屈原著骚经。
得非贞淑魂,依彼草木英。
陆子亶好古,高居澹无营。
培植亦已勤,芳菲满前楹。
花下时置酒,客来更共倾。
伊余縻斗粟,触目尘土婴。
惭愧黄金花,独以隐逸名。
终南有捷径,勿使猿鹤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菊花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隐逸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无奈。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通过对比手法,用万物争艳反衬菊花的独特。春天百花争艳,但一到秋天就凋零,只有菊花能在寒秋中保持高洁。这里暗喻世俗之人追逐名利,而真正的君子(古达徒)却能像菊花一样坚守本心。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用陶渊明、屈原两位高士的典故,说明菊花是高尚品格的象征。陆孔昭(陆子)效仿古人,在自家庭院精心培育菊花,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花下饮酒、招待宾客的场景,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雅趣。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是作者的自我反思。他感叹自己被微薄俸禄束缚(縻斗粟),整日困于尘世琐事(尘土婴),面对象征隐士的菊花(黄金花)感到惭愧。最后用"终南捷径"的典故,委婉劝诫人们不要假借隐居之名求取名利,要保持真性情(勿使猿鹤鸣)。

全诗通过咏菊,歌颂了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作者用菊花与百花的对比、隐士与俗人的对照,表达了对清净自在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自嘲。诗中"含霜清""贞淑魂"等意象,把菊花人格化,使其成为坚守节操的精神象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