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古代祭祀雨师时的仪式乐歌,核心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全诗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祭祀场景和美好愿望。
开头"岁正朱明"点明时间是盛夏(朱明指夏季),正是需要雨水滋润庄稼的时节。"礼布元制"说明这是按传统规矩进行的庄严祭祀。诗人认为只有美妙的音乐("惟乐能感")才能打动神灵,实现人神沟通("与神合契")。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祭祀效果:阴云散开("阴雾离披"),雨师驾着云车在天空徘徊("灵驭摇裔"),这是神灵显灵的景象。最后直接表达愿望:希望这场及时雨("膏泽")能带来丰收年景("稔岁")。
全诗亮点在于将严肃的祭祀写得充满画面感:我们能想象夏日祭祀时音乐回荡,乌云翻滚,仿佛看到雨神在云间穿梭。最后两句把祭祀目的说得明白易懂——不求虚礼,只盼实实在在的好收成。这种将神秘仪式与民生需求相结合的写法,让古老的祭歌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包佶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