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世乱人多暴,魂惊客屡过。
采薇春事远,席秸夜寒多。
凉月侵萝薜,清霜看芰荷。
荒墟唯痛哭,野老亦悲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下百姓的苦难生活,充满悲凉与无奈。

前两句直接点明时代背景:社会动荡,人心暴戾,百姓像受惊的鸟儿一样惶惶不安。"客屡过"暗示战乱中不断有军队或流民经过,更添恐慌。

中间四句用具体生活场景展现苦难:春天本该采薇菜充饥,但战乱让农事荒废;夜里只能睡在草秸上抵御寒冷;清冷的月光照在藤蔓上,寒霜打残了荷花。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荒凉破败的氛围。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面对废墟般的家园,百姓只能痛哭;连见惯世事的老人也忍不住唱起悲歌。这里的"野老"代表所有受苦的普通人,他们的悲歌是对时代的控诉。

全诗没有直接写战争,但通过"凉月"、"清霜"、"荒墟"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用老百姓的视角,记录下那个残酷年代的真实剪影,既有对现实的揭露,也暗含对和平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