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独游半淞园
正林亭初霁,湿泥留燕,新涨浮鸥。
碎蕊苔花错委,绣地写春愁。
啼鴂年年恨,都在高楼。
楼外夕阳斜处,有临风擪笛,度水飘讴。
记红红双曲,天际想歌喉。
尽平生、狂情未换,怕絮飞、换了鬓边秋。
空凝伫、乱鸦归树,绿暗汀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人在半淞园独游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词的开头“唤诗魂病起向郊园,凭阑洗吟眸”,说的是词人因病而起,来到郊外的半淞园,站在阑干上,洗净眼睛,准备欣赏园中的美景。这里的“唤诗魂”可以理解为唤起他内心的诗意。
接着,“正林亭初霁,湿泥留燕,新涨浮鸥”,描绘了雨后的园林景象,亭子沐浴在雨后的清新中,泥地上留有燕子飞过的痕迹,水面上漂浮着新涨的鸥鸟。这里用“霁”字表现了雨过天晴的景象,用“湿泥留燕”和“新涨浮鸥”来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碎蕊苔花错委,绣地写春愁”,描述了园中花草的零乱,仿佛在用绣花针绣出春天的忧愁。这里的“碎蕊苔花”和“绣地写春愁”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春天即将过去,万物凋零的凄凉。
“啼鴂年年恨,都在高楼”,词人感叹每年春天,楼上的杜鹃鸟都在悲啼,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这里的“啼鴂”指的是杜鹃鸟,它的叫声给人以凄凉之感。
“楼外夕阳斜处,有临风擪笛,度水飘讴”,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楼外有人吹奏笛子,歌声随着水流飘荡。这里的“擪笛”和“飘讴”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记红红双曲,天际想歌喉”,词人回忆起曾经听到的美妙的歌声,仿佛歌声从天际传来。这里的“红红双曲”指的是美妙的音乐,表现了词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尽平生、狂情未换,怕絮飞、换了鬓边秋”,词人说自己一生狂放不羁,但岁月如梭,担心自己也会像飞絮一样,鬓角染上秋色。
最后,“空凝伫、乱鸦归树,绿暗汀州”,词人独自站在园中,看着归巢的乌鸦,心中充满了凄凉。这里的“绿暗汀州”描绘了暮色中汀州(一种植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凄凉氛围。
总之,这首词通过描绘半淞园的美景和词人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无奈。词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词人深沉的感慨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