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曹汝珍雪后见怀

世局斯须见烂柯,未忘同调有羊何。
文承世业波澜阔,官比闲居感慨多。
风翼岂能淹北息,霜颠仍欲事南讹。
虚烦雪夜勤招隐,循发空山月罢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曹汝珍的回应,借雪后抒怀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世局斯须见烂柯,未忘同调有羊何"用"烂柯"典故(樵夫看仙人下棋,斧柄腐烂,回家发现已过百年),感叹世事变化太快,但庆幸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羊何"指古代两位好友,这里比喻自己和曹汝珍。

颔联"文承世业波澜阔,官比闲居感慨多"写曹汝珍:你家学渊源文章写得好,但做官不如隐居自在,想必有很多感慨。这里暗含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颈联"风翼岂能淹北息,霜颠仍欲事南讹"用大雁比喻:你像候鸟一样不能永远停留在北方(可能指在朝为官),我这白发老人(霜颠)还想在南方做些事情(南讹指教化南方)。表现两人虽处境不同但都有追求。

尾联"虚烦雪夜勤招隐,循发空山月罢萝"是婉拒:谢谢你雪夜来信邀我隐居,但我只能对着月光抚摸头发,继续过着山野生活。"罢萝"指隐居的藤萝衣服,暗示自己已习惯隐居。

全诗通过雪夜怀友的场景,巧妙交织了三种情感: 1. 对时光飞逝的唏嘘(烂柯典故) 2. 对知音难觅的珍惜(羊何比喻) 3. 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做官vs隐居)

语言上善用比喻(风翼喻友人,霜颠喻自己),典故用得自然不晦涩。最动人的是结尾,用"月光下抚摸头发"这个生活化画面,温柔地表达了拒绝隐居邀请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感谢,又暗含对自己选择的坚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