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日

良辰更凄凄,四顾惨不乐。
罄欬似有闻,想像犹存若。
眷彼膝下趋,仪容宛如昨。
分飞迅如遗,骨肉竟谁托。
茫茫寓太虚,沈沈隔冥漠。
终身痛莫伸,五内崩犹割。
旨酒空自陈,九原何由作。
履此霜露晨,宁不心如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逝者忌日当天的痛苦心情,用非常生动的画面和比喻表达了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

开头用对比手法:本该是美好的日子(良辰),却让人倍感凄凉。这个人四处张望(四顾),看到的都是悲伤的景象。"罄欬似有闻"这句很妙,写他恍惚中好像还能听到逝者咳嗽的声音,感觉亲人仿佛还在身边。

中间部分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回忆起亲人曾经在膝前走动(膝下趋)的样子,音容笑貌就像昨天一样清晰。但现实是亲人已像飞鸟般突然离去(分飞迅如遗),留下骨肉至亲无人依靠。这里用"茫茫""沈沈"两个叠词,形象表现了生死相隔的遥远距离。

最打动人心的在后半段:诗人说这种痛苦终身难以释怀,五脏六腑都像被割裂般疼痛。摆上逝者爱喝的酒(旨酒)却再也无人共饮,九泉之下的人怎么可能回来呢?最后在结霜的清晨(霜露晨),他的心就像被火灼烧般痛苦。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有多伤心",而是通过咳嗽声、走路姿态、摆酒这些生活细节,配合"骨肉割裂""心如火烧"的强烈比喻,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最厉害的是把看不见的"痛苦"转化成了能听见的声音、能摸到的霜露、能感受到的灼烧,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赵迪

福建惠安人,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