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子瞻集书呈中郎

登朝便与祸相粘,尘世功名到底甜。
直到海南天尽处,桄榔树下忆陶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苏轼(字子瞻)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用简单的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登朝便与祸相粘"说苏轼一当官就倒霉,像被厄运粘住一样。这是指他卷入政治斗争,因"乌台诗案"差点被杀,后半生基本在贬官流放中度过。

第二句"尘世功名到底甜"很反讽——表面上说功名是甜的,实际暗指苏轼尝尽功名带来的苦头。就像明知糖果会蛀牙还是忍不住想吃,点出人对功名的矛盾心理。

后两句画面感极强:被贬到海南岛(当时是蛮荒之地)的苏轼,坐在桄榔树下突然想起陶渊明。这个场景很有冲击力——在天涯海角的树下,一个落难大文豪突然理解了千年前辞官归隐的陶渊明,说明他终于在苦难中看淡了功名,领悟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洒脱。

全诗最妙的是用"甜"字作转折。前两句写世俗追求的虚幻(表面甜实际苦),后两句写超脱后的通透,就像先给你尝颗糖,最后发现真理藏在苦后的回甘里。这种对人生起伏的感悟,今天普通人读来依然能共鸣——我们何尝不是在职场浮沉中,某天突然懂了"躺平"的智慧呢?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