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曲
吴纱织雾围香玉,八尺银屏画生绿。
睡鸭掞氤惹梦长,重城漏板声相续。
西风淅淅吹兰唐,云波微茫连洞房。
芙蓉腻脸啼秋露,怨绿愁红俱断肠。
交河万里知何处,啁哳金鸡报天曙。
玉鬃骏马归不归,含情自折相思树。
睡鸭掞氤惹梦长,重城漏板声相续。
西风淅淅吹兰唐,云波微茫连洞房。
芙蓉腻脸啼秋露,怨绿愁红俱断肠。
交河万里知何处,啁哳金鸡报天曙。
玉鬃骏马归不归,含情自折相思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清曲》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相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展现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
开篇四句写秋夜的闺房场景:薄如轻纱的雾气笼罩着女子("香玉"代指),银屏上的画泛着冷绿色。睡鸭造型的香炉("睡鸭")飘出袅袅香烟,仿佛牵动着悠长的梦境,而远处城楼传来的更鼓声("漏板")更显夜的漫长。这里用"围""惹""相续"等动词,让雾气、香烟、钟声都活了起来,共同营造出压抑缠绵的氛围。
中间四句转向室外:西风吹过兰塘("兰唐"即兰塘),水波与云雾模糊了视线,一直延伸到深处的闺房。女子泪痕斑驳的脸如同沾露的芙蓉("芙蓉腻脸"),看着凋零的红花绿叶("怨绿愁红"),更觉肝肠寸断。这里用"淅淅""微茫"等叠词和模糊意象,强化了凄凉感,而"啼""怨""愁"直接点出情绪。
最后四句情感爆发:想到远在万里之外的交河(边疆地名),破晓时分的鸡鸣("啁哳金鸡")更催人焦虑。她忍不住自问:骑着骏马的心上人何时归来?最终只能折下"相思树"(象征爱情的树木)寄托情思。结尾的"归不归""含情自折"用直白的疑问和动作,把思念推向高潮。
全诗妙在三个交织: 1. 内外交织:闺房内的香炉、银屏与户外的西风、兰塘相互呼应,空间感立体。 2. 动静交织:袅袅香烟、断续更鼓是动态,银屏画、芙蓉脸是静态,动静结合更显夜的难熬。 3. 情景交织:所有景物都染上情绪——雾气是迷茫的,红花绿叶是哀怨的,甚至鸡鸣都变得刺耳。
诗人用女性视角的细腻观察(如"腻脸""折相思树"),加上通感手法(香气"惹梦",水波"连洞房"),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触可感。最终呈现的不仅是一首相思曲,更是所有人在孤独长夜中都能共鸣的——那种等待的焦灼与温柔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