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图

南山已见雾昏昏,便合潜身不出门。
直到半途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恶劣天气中冒险出门的狼狈经历,充满生活智慧和幽默感。

前两句写出门前的明智判断:看到南山已经被浓雾笼罩,这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乖乖待在家里别出门。这里用"雾昏昏"生动地表现出天气阴沉的样子,"潜身"这个词用得很有趣,像是说聪明人应该像小动物一样懂得躲藏。

后两句画风突变,讲这个人不听劝告非要出门,结果在半路遇到狂风暴雨。用"横"这个字特别传神,把风雨突然拦路袭击的画面写活了。最后那句"仓惶何处觅前村"最精彩,把人在暴雨中慌不择路、想找个村子躲雨却找不到的窘态写得活灵活现。

整首诗就像个有趣的小故事,用简单的场景告诉我们:有时候明知有风险还硬要行动,最后吃苦头的还是自己。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风雨中狼狈找路的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这个生活道理,特别接地气又耐人寻味。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