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寄履川

渐觉得、诗将人恼。
余事拚挡,另抒怀抱。
总是伤心,暗随雁影催秋老。
为春欺惯,却愁见,青青草。
况草自多情,也不定、斜阳扶好。
昏晓。
望长安不见,此去故乡仍渺。
清漓纵妙。
佳山水、曾经非少。
也会得、兴尽归来,索君等、还同幽讨。
只不许相惊,新换词人嘴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以及创作中的苦闷心情。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诗将人恼"直接点出写诗的烦恼——诗人觉得写诗反而让自己更愁苦,于是想放下诗歌"另抒怀抱"。接着用"伤心""秋老"等词营造出忧郁的氛围,连看到青草都觉得愁,因为春天惯会"欺骗"人(暗示美好易逝)。最妙的是"草自多情"这句,把草拟人化,说连草都善变,在夕阳下摇摆不定,就像诗人矛盾的心情。

下片转向思乡之情。"望长安不见"化用李白诗句,表达对故乡的遥望与失落。虽然桂林山水很美("清漓纵妙"),但看多了也觉得平常。诗人说就算玩尽兴回来,也要拉着朋友("履川")一起探讨诗文,但有个有趣的条件:不许笑话他新写的词("新换嘴爪"这个比喻很生动,把写词比作动物换爪,既谦虚又带着调皮)。

全词有三大亮点: 1. 情感真实:不掩饰写诗的烦恼和思乡的苦闷 2. 比喻新颖:把草、夕阳、动物换爪等平常事物写出新意 3. 语言活泼:像"为春欺惯""不许相惊"这些口语化表达,让沉重的思乡主题显得轻松幽默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明明很认真写词,却用开玩笑的语气请朋友别笑话,这种谦虚中带着自信的态度,展现了文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