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和常南陔方伯登慈恩寺塔原韵
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
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
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
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
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
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
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登慈恩寺塔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
首句“高岑久不作,苍茫挂余曛”,诗人用高岑指代自己的创作,表达了长久没有写作的感慨,同时用“苍茫挂余曛”来形容夕阳西下的景象,显得苍茫而辽阔。
颔联“蹑级继轩举,风雅今尚存”,诗人攀登塔楼,步伐坚定,延续了古代风雅之风,暗示着文化传统的传承。
颈联“泾渭清浊辨,日月东西奔”,泾渭分明,日月东升西落,诗人用这两种自然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规律。
颔联“终南雪万点,五陵烟一痕”,描绘了终南山的雪景和渭河平原的烟雾,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颔联“隋唐没瓦砾,安问汉与秦”,诗人的目光转向历史,看到了隋唐的遗迹已经变成了瓦砾,无需再去计较汉与秦的兴衰。
颔联“想其全盛时,陆海何纵横”,诗人想象着隋唐时期的辉煌,那时的长安如同海洋一样广阔繁华。
颔联“盖地起宫掖,接天闻歌声”,宫殿遍布大地,歌声响彻云霄,描绘出长安的繁荣景象。
颔联“陵谷变易久,孤塔凌苍雯”,光阴流逝,历史的变迁只留下孤塔凌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颔联“或仗佛力大,竟与天寿并”,诗人认为是因为佛的力量才使得塔楼能够与天相接,象征着信仰的力量。
颔联“时晴村舍密,烟霭暮云屯”,天气晴朗,村庄密集,暮霭中云雾弥漫,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色。
颔联“朔风送边雁,铃语四角惊”,寒冷的北风吹来,雁群飞过,风铃声四起,增加了边塞的萧瑟感。
颔联“河声日南下,山势欲东倾”,黄河奔流,山势似乎要向东方倾斜,展现了自然的雄伟景象。
颔联“巍然镇地轴,所望兹出群”,塔楼屹立不倒,成为地轴上的支柱,展望未来,令人称奇。
尾联“高歌作金石,字字坚长城”,诗人高歌,歌声如金石般坚韧,字字如长城般坚固,表达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登塔为线索,从自然景象到历史变迁,再到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