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
顾瞻帝京兮,噫!
宫阙崔嵬兮,噫!
民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译文及注释

(zhì)彼北芒兮,噫!
登上北芒山啊,噫!
陟:登高。《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

顾瞻帝京兮,噫!
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
顾:回头看。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宫阙(què)(cuī)(wéi)兮,噫!
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
崔嵬:高大,高耸。

民之劬(qú)劳兮,噫!
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
劬:过分劳苦,勤劳。

辽辽未央兮,噫!
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噫!
辽:遥远。未央:未已,未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北芒山啊,噫!
回首遥望那皇帝住的京城啊,噫!
宫殿那高大壮丽啊,噫!
百姓那辛勤劳作啊,噫!
遥远漫长那无止境啊,噫!

注释
陟(zhì):登高。《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陟降庭止。
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
顾:回头看。
瞻: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崔嵬:高大,高耸。
劬(qú):过分劳苦,勤劳。
辽:遥远。
未央:未已,未尽。

创作背景

汉章帝时,梁鸿因事出函谷关,路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梁鸿于是改姓运期,南逃至吴,为人作雇工。东家见孟光(梁鸿之妻)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其妻对丈夫如此敬重,可见并非一般佣工,乃礼遇之。梁鸿遂在吴闭门著书,死后葬于要离墓旁。

鉴赏

前三句如实描写人人皆有的生活经验,登高可以望远。皇宫苑囿百姓无法进去的,其宅地之广大与建筑之豪华难以想见,但登高可以一目了然。诗人登山也一定看到了老百姓破烂、窄小、拥挤的平民窟,也一定看到了熙来攘往的商店街市,但这些同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无关,并且也不是诗人登高所见最突出的印象。因为这些景象不登高也可以看到,故诗人将这些省略不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描写登高望远所得的最强烈的印象:帝王最崔嵬的宫阙殿阁,贵族那如连云般的宅第苑囿。这朴实的描写,为下文抒发感叹作铺垫,或者说是诗人发生感叹的物质基础。

后两句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贵族的豪华享乐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为了修建这些宫殿、宅第、苑囿,要花费老百姓多少血汗啊!

《五噫歌》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1)选材上,描写诗人登高所见最强烈的印象,突出主体,删除一切枝叶,非常凝练。(2)结构上,一句紧扣一句,一气呵成。先描写诗人动作:登山,登上高处再回头望(顾瞻),看见“宫阙崔嵬”,感叹“民之劬劳”。如同电影剪辑一样形象、直观、合乎逻辑。(3)语气上,每句结尾都用一个感叹词“兮”,每句终了,又有一个“噫”字停顿,表现出一言难尽、欲言又止、满腹忧愤、无穷悲痛的感情,很有独创性。清代张玉彀在《古诗赏析》中评此诗:“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4)构思上,《五噫歌》即事兴情,并非拼凑字句作文章。何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五中说写诗词有“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已”的情况。梁鸿由于出身家贫,亲自耕织,了解人民苦难,所以看到帝王“宫阙崔嵬”时“弗克自已”,想到人民的苦难,深刻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五噫歌》是东汉时期的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陟彼北芒兮,噫! - 这里,“陟”是登上或攀登的意思,“北芒”指的是北山,这里特指汉代的北芒山。整句话的意思是登上了北山,感叹一声。这种感叹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仿佛作者站在高点,俯瞰着远方。

2. 顾瞻帝京兮,噫! - “顾瞻”是回头看、环视的意思,“帝京”指的就是都城。这句话的意思是回头看看都城,又发出一声叹息。都城通常象征着权力和繁华,但这里通过“噫”的叹息,给人一种内心的不平或无奈之感。

3. 宫阙崔嵬兮,噫! - “宫阙崔嵬”中的“宫阙”指的是皇宫,而“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雄伟。这里描述皇宫的雄伟,象征着权力和富贵,但这里的感叹依旧充满无奈和忧郁。

4. 民之劬劳兮,噫! - “民之劬劳”的“劬劳”是指辛劳、辛苦。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辛苦劳作,又发出一声叹息。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5. 辽辽未央兮,噫! - “辽辽”这里是形容遥远或广阔,而“未央”则是没有止境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都城的辽阔和繁华没有尽头,又发出一声叹息。这里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一种无奈和忧思,似乎有一种无尽的苍凉感。

综合来看,这首《五噫歌》通过对北山、都城、宫阙以及百姓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既有对权力和富贵的描述,也有对百姓辛苦劳作的同情。整首诗通过一连串的叹息,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梁鸿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1] 。少孤,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学毕,牧豕上林苑,误遗火延及他舍。鸿悉以豕偿舍主,不足,复为佣以偿。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妻以女,鸿尽谢绝。娶同县孟女光,貌丑而贤,共入霸陵山中,荆钗布裙,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 。章帝(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改复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间。终于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