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幽深的禅院景象,表达了超脱世俗的禅意。
开头两句点出禅院虽然分为不同地方,但修行者的心是一致的,强调修佛之人内心的专注与统一。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营造出禅院的清幽氛围:寒冷的江边,池水碧绿;暮色中的山间,竹园深邃。这些画面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写月亮高悬夜空,洒下清辉,象征着佛法的光明与永恒。月光“散夕阴”,暗示禅意能驱散世间的迷茫与黑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禅院的清净与修行者内心的超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平和、空灵的禅意之美。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