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凉夜坐

水光滟滟竹阴□,何□□香露泛襟。
更欲□阑看身转,一钩弦月过□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净凉夜坐》描绘了一个宁静夏夜的画面,读起来像一幅水墨画在眼前缓缓展开。

前两句"水光滟滟竹阴□,何□□香露泛襟"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场景:月光下水面波光闪烁,竹林投下斑驳的阴影,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花草香气,夜露沾湿了衣襟。这里用"水光滟滟"和"香露"两个意象,既写出了视觉上的光影流动,又写出了嗅觉上的芬芳,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两句"更欲□阑看身转,一钩弦月过□心"更有意思。诗人似乎原本想倚着栏杆欣赏夜景,却突然发现一弯新月悄悄划过心头。这个转折很巧妙,把外在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一钩弦月"既是实景,又像是突然触动心弦的某种感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波光、香气是动态的,竹影、栏杆是静态的 2. 感官交错:视觉(水光、弦月)、触觉(露水)、嗅觉(香气)交织 3. 由景入情:从客观描写自然过渡到主观感受

虽然诗中有些字缺失,但依然能感受到诗人独坐纳凉时,那种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就像现代人偶尔放下手机,在阳台上静静看月亮时的那种片刻宁静。

冯伯规

冯伯规,岷州(今甘肃岷县)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巴州(《金石苑·冯伯规题字》)。今录诗三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