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秋夜值浔阳友

月白夜啼鸦,沧江槛外斜。
风高砧自响,云冷树犹花。
行侣浔阳客,荒村越女家。
相看倦尘土,一倍惜年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夜晚武林江边景色的诗,同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异乡共同度过的感慨。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联“月白夜啼鸦,沧江槛外斜。”描述了夜晚的宁静景色。月亮明亮,乌鸦在夜晚啼叫,给人一种秋夜的寂静感。沧江(泛指江河)的流水在夜色中显得更为宁静,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诗人用“斜”字形容江水,给人一种动态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颔联“风高砧自响,云冷树犹花。”则描绘了风起云动的场景。“砧”(zhēn)是古代用来捣衣的石块,此处表示捣衣的声音。秋风强劲,砧声自然响起,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清凉和寂静。而云层的寒意让树木上的花朵显得更加艳丽。“云冷”与“树花”形成对比,使得画面更加鲜明。

颈联“行侣浔阳客,荒村越女家。”描绘了诗人的伴侣和周围的环境。浔阳是江州治所,也是诗中的地点背景。“越女”泛指古代越地的女子。“行侣”与“荒村”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在荒凉之地与友相伴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还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异乡的无奈之情。

尾联“相看倦尘土,一倍惜年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珍惜。“相看倦尘土”表达了旅途的疲惫和对尘土的厌倦。“一倍惜年华”则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年华的珍惜之情。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和人生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与友人的相伴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了,韵味悠长。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