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名贯陈白沙门人) 其二

点瑟颜瓢万古心,个中真境要追寻。
紫阳去后行人少,门巷萧条草色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容一之回广东时所作,诗人提到了自己和容一之同为陈白沙门人的身份,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文化传承和情感联系。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

1. 点瑟颜瓢万古心,个中真境要追寻。 - 这两句借用了一些古人常用的象征物,比如瑟(一种古乐器)、瓢(一种简单的容器),它们在古代文化中往往代表一种简朴、淡泊的生活态度。诗人提到这些符号,暗示了自己和容一之心中都保持着一种不变的、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希望在别离之际,他们都能坚守那份纯真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2. 紫阳去后行人少,门巷萧条草色深。 - 紫阳在这里指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朱熹去世后,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少,门人弟子也渐渐散去。诗人借用了这个典故,暗示了陈白沙(这位诗人的老师)去世后,追随他的人也变得稀少了。这不仅是对当时学术氛围的描述,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怀念和对当下环境的感慨。末句“门巷萧条草色深”描绘了一幅萧瑟景象:老师去世后,往日的热闹场景不再,巷子里长满了茂盛的青草,象征着事物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己和容一之共同追求的高尚品德和学术理想的坚守。诗中虽然提到了人物和典故,但核心主题在于表达对友情、学问传承以及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