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逢故人歌

乐天尝日浔阳渚,舟中曾遇商人妇。
坐间因感琵琶声,为托微词写深诉。
因重佳人难再得,故言何必曾相识。
今日相逢相识人,青衫拭泪应无极。
我因从官临川去,豫章城下风帆驻。
续有翩翩画舸来,斜阳共系垂杨树。
绿窗相近未多时,红帘半动闻私语。
认得舟中是故人,从人来自韶阳路。
柔情脉脉不得通,余香冉冉进闻度。
借问舟中是谁氏,长自庐江佳丽地。
苏姓从来字小卿,桃叶桃根皆姊妹。
十岁清歌已遏云,十一朱颜妒桃李。
十二能描新月眉,十三解绾乌云髻。
乱花溪上偶相逢,一托深心许为婿。
翠鬟曾翦系平生,暗断金钗为盟誓。
无何官难两相忘,因兹流落来天际。
扬州一梦今何处,风月心情向谁诉。
筭来争似不相逢,空感当时无限事。
昔日风光曾作主,今日风光如蓦路。
肠断江头夜不眠,风帆明日东西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重逢旧爱的故事,情感细腻动人,像一部古装爱情电影的片段。

故事脉络: 1. 开篇用白居易的典故(浔阳江头遇琵琶女)引出主题——人生中那些刻骨铭心却难以再续的缘分。 2. 偶遇场景:在豫章城(今南昌)的黄昏,诗人停船垂杨岸边,突然发现隔壁画舫里竟是旧情人。红帘微动、私语轻传的细节,让重逢充满戏剧性。 3. 回忆杀:通过女子自述展开往事——她曾是庐江才女苏小卿,12岁就才貌双全,两人在溪边定情(剪发断钗的盟誓很浪漫)。后因官场变故被迫分离,她流落异乡。 4. 物是人非:当年她是风光主角,如今却像陌生人。最后"明日各奔东西"的结局,把"重逢不如不遇"的遗憾推向高潮。

动人之处: - 画面感强:斜阳垂杨、红帘半卷的相遇场景,乱花溪边定情的青春画面,都像电影镜头。 - 反差手法:从前"剪发盟誓"的炽热,与现在"装作路人"的克制形成强烈对比。 - 普通人共鸣:写透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这种情感——认出对方瞬间的悸动,想相认又不敢的挣扎,特别真实。

现代版理解: 就像多年后同学会上,突然见到初恋。她曾是你青春的全部,现在却连寒暄都小心翼翼。你们默契地装作普通同学,但回家后失眠到天亮——这首诗就是把这种"成年人的体面心痛"写绝了。

双渐

宋无为人。仁宗庆历间进士。博学能文。知本军,徙知汉阳,为政和易,有古循吏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