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隐士生活,充满朴素自然的田园趣味。
住在西山脚下,离城只有半里路,说明诗人选择了一种既不离群索居,又能享受宁静的生活方式。"门前有雀罗"是说门口冷清得都能张网捕鸟了,暗示很少有人来访;"户内无阿堵"指家里没有值钱的财物,展现清贫自足的生活态度。
小园里的桃李树都光秃秃的,只有几垄苦苣菜还顽强生长。这里用"空"和"独"形成对比,突出苦苣的生命力,也暗喻诗人甘于清苦的品格。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当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访时,就随手摘些园里的蔬菜煮来招待。这种简单真挚的待客之道,比山珍海味更显情谊。
全诗用白描手法,通过门前雀罗、空荡果园、苦苣待客等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安贫乐道、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没有刻意说理,却在平淡叙述中流露出超脱物欲、珍视真情的处世态度,这正是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精髓所在。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