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在远公北阁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宁静与喧嚣交织的禅意画面。
开篇"危阁压山冈"用"压"字形象地写出高阁仿佛要压倒山岗的雄伟气势,而"晴空疑鸟行"则用错觉描写——飞鸟在澄澈的天空中移动,让人误以为是天空本身在流动。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立刻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中间六句用对比手法展开:僧人搜遍花丛的专注与悠长的诵经声形成听觉对比;月光无声洒落与无风自凉的体感形成触觉对比;山下炊烟缭绕的人间烟火与山上苍翠树木的自然永恒形成视觉对比。这些对比不仅描绘出寺院环境的清幽,更暗含了世俗与超脱的哲学思考。
结尾四句笔锋一转:诗人与友人在高阁品茶闲谈的惬意,与不得不策马奔向残阳的无奈形成强烈反差。"此身闲未得"道出现实中难以真正超脱的感慨,落日余晖中的策马身影,留下无限怅惘的余韵。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宏观的山阁相峙,到中景的月照花树,再到近景的品茶人物,最后拉远成策马剪影。通过空间层次的递进,将夏日禅院的清幽与人生不得自由的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罗邺
罗邺 (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