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咏弓

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狩猎的生动画面,用简单有力的语言传递出弓箭的威力和狩猎的紧张氛围。

前两句"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描写环境:秋霜浓重让弓弦(用麒麟胶制作)更加紧绷,秋风呼啸中月亮显得格外圆满。这里用"霜"和"风"点明季节,同时暗示狩猎的好时机。

后两句"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转为动态场景:乌鸦追随着皇帝的车驾飞舞,大雁应着弓弦的响声坠落。这两句通过"飞"和"落"的对比,既展现了狩猎队伍的浩大声势,又突显了弓箭的精准致命。

全诗仅20字,却包含了环境铺垫、器具特写、场面描写三个层次。诗人没有直接写人,但通过"帝辇"和"鸣弦"让读者感受到皇家狩猎的庄严与气势。最妙的是"雁落逐鸣弦"这句,让人仿佛听到弓弦声响的瞬间,就看到大雁应声而落的画面,极具画面感和节奏感。

杨师道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杨师道升任侍中。639年(贞观十三年),又改任中书令。李承乾谋反案后,被罢为吏部尚书。唐太宗东征时,杨师道暂代中书令,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647年(贞观二十一年),杨师道病逝,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号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