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兵部柴尚书

权兼将相竭忠诚,文武全才属老成。
廊庙雍容时望重,边陲谈笑战尘清。
白鸡忽忆当年梦,青史应垂万古名。
嗟我忝居乡曲后,谩歌楚些寄哀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悼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柴大人的。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赞颂了逝者的功绩品格,表达了作者的敬仰与哀思。

首联说这位尚书既能带兵打仗又能处理朝政,忠诚勤勉,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老成"二字点明他是经验丰富的老臣。颔联具体描写他的两大功绩:在朝廷上举止得体深受敬重,在边疆打仗时谈笑间就能平定战乱,展现儒将风范。

颈联用两个典故表达哀思:"白鸡梦"借晋代典故暗示死亡征兆,"青史垂名"则肯定其功绩会被历史铭记。尾联作者自谦说作为同乡后辈,只能用家乡楚地的挽歌形式来表达哀悼之情。

全诗层次分明,先总述才能,再分说功业,后转入悼念。没有华丽辞藻,但"边陲谈笑战尘清"等句生动勾勒出一位举重若轻的统帅形象。最后同乡身份的补充,让哀思更显真挚。通过平凡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仰的文武全才形象。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