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乘兴,閒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江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坞。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
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浦。
閒思更绕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楼,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
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
伤心最苦。
伫立对、碧云将暮。
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江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坞。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
羁旅。
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浦。
閒思更绕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楼,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
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
伤心最苦。
伫立对、碧云将暮。
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次乘船出游的所见所感,既有眼前美景,也有内心愁绪,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春日泛舟的惬意(开头到"闪闪酒旗遥举") 诗人兴致勃勃地划着小船,沿着烟雾朦胧的江水向东漂去。春风里飘着兰花的香味,岸边绿草如茵,垂柳轻拂,远处桃花林若隐若现。最有趣的是忽然看见树林外酒馆的旗子在风中招展,像在招呼客人。这里用"淑气""幽香""和风"等词,把春天的温柔气息写得特别生动。
第二部分:旅途中的孤独("羁旅"到"归程阻") 随着船进入江南水乡,看着渔村码头,诗人突然感到孤单。他开始想念京城的生活,想起和朋友们相聚的快乐时光。站在高楼远望京城方向,明明知道那里繁华热闹,却因为路途遥远回不去。这里"不堪独倚危楼"写得特别传神,一个人靠着高楼发呆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他的落寞。
第三部分:失约的遗憾(最后部分) 诗人想起过去和人约定的事情没能实现,站在暮色中看着天边的云彩,觉得特别难过。最后一句"关河远"既是说距离遥远,也是说心里隔得远,把那种无奈的情绪推到了顶点。整首词从开始的轻松愉快,慢慢转向深沉忧郁,就像人生中很多快乐的出游,最后总会勾起一些心事。
特别打动人的地方: 1. 画面感极强:从兰舟、烟波到酒旗、渔村,像看一部江南风景纪录片。 2. 情感转折自然:从赏景的开心到想家的忧愁,再到对往事的遗憾,过渡非常流畅。 3. 用日常景物写深愁:比如酒旗本应让人想到喝酒的快乐,在这里反而衬托出孤独,这种反差很动人。
这种把美丽风景和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的写法,正是宋词最迷人的特点之一。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