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引/江城梅花引 其二 养源再赋,余亦载赓
断魂潮。
送轻桡。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
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
愁多病多腰素消。
倚清琴。
调大招。
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
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
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我来用现代语言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用“雁霜苔雪冷飘萧”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寒冷的景象,就像大雁在霜雪中飞翔,苔藓和雪花在冷风中飘落。这样的环境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断魂潮。送轻桡。”诗人用“断魂潮”来形容思念之情,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而“送轻桡”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仿佛在送别一叶轻舟。这里的“轻桡”指的是小船,暗示着亲友远行。
“翠袖珠楼,清夜梦琼箫。”描绘了诗人思念中的美好画面,想象着亲友身着翠绿色的衣袖,居住在珠楼之中,夜晚梦中吹奏着美妙的琼箫。这里的“翠袖珠楼”和“琼箫”都带有一种梦幻般的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亲友的深情。
“江北江南云自碧,人不见,泪花寒,随雨飘。”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江北的景色,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云自碧”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美丽,而“泪花寒”则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情的深沉。随着雨滴飘落,泪水也如同雨滴般落下,增添了一丝凄凉。
“愁多病多腰素消。倚清琴。调大招。”诗人用“愁多病多腰素消”来形容自己因思念而憔悴,倚着清琴,弹奏着大招曲。这里的“大招”是一种古代乐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江空年晚,凄凉句、远意难描。”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江水空空,自己已经步入晚年,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月冷花阴,心事负春宵。”诗人用“月冷花阴”来形容夜晚的凄凉,而“心事负春宵”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几度问春春不语,春又到,到西湖,第几桥。”诗人多次询问春天,但春天却沉默不语。春天又来到西湖,但诗人却不知道是哪一座桥。这里的“问春”和“春不语”寓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