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迅景流光容易度。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十年间三次匆匆路过苏州的感慨,充满了时光易逝、愁绪难消的无奈。

上片写匆匆赶路的场景。"十年三过"直接点出时间跨度,强调每次都只是短暂停留。"迅景流光"用快速移动的光影比喻时间飞逝,配合"鹭洲鸥渚"这些江南水乡的典型景物,勾勒出一幅流动的旅途画面。这些风景本该让人愉悦,但对旅人来说却只能勾起伤感。

下片转入黄昏时分的愁思。"苍烟斜阳"的暮色景象与上片的匆匆赶路形成对比,这时终于能停下抒发愁绪。"砌愁句"这个说法很生动,把写愁比作砌墙,说明愁绪是慢慢堆积起来的。最后三句用"酒-醉-梦-雨"的连锁反应,展现愁绪的递进:借酒消愁却醉,醉后入梦又被雨声惊醒,连逃避愁绪的梦境都被打断。

全词最妙的是把抽象的情绪写得具体可感。通过"匆匆赶路-黄昏停驻-借酒消愁"三个生活化的场景,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种周而复始、无法排解的新愁旧绪。特别是结尾的雨声,既是实写环境,又象征着愁绪的绵延不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