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其四 金编修国用
编修富春秋,英英金玉器。
秉质既温缜,吐词亦清利。
桃溪得荫佳,藜阁窥书秘。
民俊尔何惭,弟畜吾多愧。
犹忆吴门游,鸡黍见交谊。
属有茂陵忧,兼之迁谪意。
杳杳凤凰池,漠漠山邱閟。
一朝骨肉亲,秦越纷相视。
朔风生冱寒,孟门多颠踬。
指顾变暄凉,须臾分险易。
世路诚可嗟,褰裳孰能避。
秉质既温缜,吐词亦清利。
桃溪得荫佳,藜阁窥书秘。
民俊尔何惭,弟畜吾多愧。
犹忆吴门游,鸡黍见交谊。
属有茂陵忧,兼之迁谪意。
杳杳凤凰池,漠漠山邱閟。
一朝骨肉亲,秦越纷相视。
朔风生冱寒,孟门多颠踬。
指顾变暄凉,须臾分险易。
世路诚可嗟,褰裳孰能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金国用的编修(古代文官),主要表达对他才华和人品的赞美,同时感慨世态炎凉、人生无常。
第一部分:赞美金国用的才华和人品(前八句) - 说他年轻有为(富春秋),像珍贵的金玉一样出色(英英金玉器)。 - 性格温和稳重(秉质温缜),谈吐清晰流畅(吐词清利)。 - 在桃溪(可能指家乡或工作地)得到良好环境滋养,在藜阁(藏书处)饱读诗书。 - 作者自谦说:你这样优秀的人才(民俊)不该感到惭愧,反倒是我把你当弟弟照顾都觉得惭愧。
第二部分:回忆友情和变故(中间八句) - 想起一起在吴门(苏州)游玩,你用鸡肉米饭招待我,可见交情深厚。 - 但后来你遭遇双重打击:亲人去世(茂陵忧)和被贬官(迁谪意)。 - 原本像凤凰池(高位)一样的前途变得渺茫,最终埋骨山丘。 - 最寒心的是骨肉亲人(或指同僚)突然变得像秦越两国人一样冷漠(秦越相视)。
第三部分:感慨世道艰难(最后六句) - 用北方寒风(朔风冱寒)、孟门山险路(喻处境艰难)形容他的遭遇。 - 世态炎凉变得太快:刚才还温暖如春,转眼就寒风刺骨;刚才还是平坦大路,突然变成险峻山道。 - 最后发出无奈感叹:这世道真让人心寒,但谁又能避开这些明枪暗箭呢?(褰裳是提起衣服避水坑的比喻)
核心思想: 通过一位优秀官员的遭遇,揭露官场人情冷暖。全诗用"金玉变骨灰"、"亲友变路人"、"春夏变寒冬"三组强烈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再优秀的人也可能被世道摧残,而最伤人的往往不是明刀明枪,而是人情冷暖的无常。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