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廉水乞予生祭奇其意而成咏

祭是生前设,魂非死后招。
池台总长夜,薤露岂崇朝。
入梦惊离合,迎神讶动摇。
嗒然如隔世,云臼坐相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场景:有人在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办了一场"生祭"(活着时的祭奠仪式),诗人觉得这想法很新奇,于是写诗记录。

前两句直接点题:祭奠仪式是在人还活着时办的,招魂也不是等死后才做。这里用"魂"字暗示人虽活着,但精神可能已经像游魂一样飘忽不定。

中间四句描绘了祭奠现场的奇幻感: - "池台总长夜"说祭坛像永远停留在黑夜里 - "薤露岂崇朝"用露水比喻生命短暂,但这场祭奠似乎打破了时间规律 - 主人在梦中经历生死离合,迎神时连神像都在晃动,整个场景亦真亦幻

最后两句最妙:主人恍惚间像穿越了时空(嗒然如隔世),看到云雾中有臼器(捣药工具)在邀请他。这个意象可能暗示着道教的长生幻想,或者对生死界限的模糊体验。

全诗用超现实的画面,表达了对"活着办葬礼"这种行为的惊叹。通过梦境、鬼神、时空错乱等元素,展现了当人主动打破生死常规时,产生的奇妙精神体验。诗人没有评判对错,而是用诗意的语言带我们感受这种非常规行为带来的震撼。

张献翼

(1534-1604)字幼于,后更名敉,长洲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国子监生。为人放荡不羁,言行诡异,与兄凤翼、燕翼并有才名,时称“三张。”精于易,其说《易》诸作,皆平正通达,笃实不支,为人所称。献翼著作,有《文起堂集》十卷,《纨绮集》一卷,及《读易纪闻》、《读易韵考》等,均《四总库目》并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