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天与清香台
芳园矗憎台,宛在江之曲。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
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
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
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
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
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
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交织的诗歌。让我们逐句深入解读:
首句描述了美景之地,"芳园矗憎台",一个美丽的花园中耸立着一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台子。这个场景宛如一幅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园之中。
接着,“宛在江之曲”,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暗示这个地方如诗如画,仿佛就在江边,景色优美而宁静。
“何年植琼树,粲粲纷在目”,诗人想知道是在哪一年这里种下了如此美丽的树,它们闪耀着光彩,令人眼花缭乱。这里通过描写琼树的美丽,进一步突出了环境的优雅。
“美人芙蓉裳,超遥处空谷”,这里把美景比喻成美人,身着芙蓉般的衣裳,远离人间喧嚣,处于幽静的空谷之中。这样的描写使得景色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时登月中观,玩此枝上玉”,诗人时常登上高台观赏这美景,欣赏树枝上的美景如同美玉一般。这里描绘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幽信忽吹来,妙契心且足”,突然之间,一个美好的信息传来,令诗人心满意足。这里的“幽信”可能是指美好的事物或者喜讯,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维皇岂虚界,真意盖有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认知和对真实情感的归属。他认为这个世界并非虚幻,而是真实的,他的情感和思想也是真实存在的。
接下来的句子,“夜兰耿无眠,霜霰天地肃”,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夜晚兰花依旧开放,诗人因为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而难以入睡。霜露降下,使得天地显得庄严而肃穆。
最后,“寥寥翠禽语,葱曨晓光旭”,清晨时分,翠绿的鸟儿开始鸣叫,阳光渐渐洒满大地。这里的描写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