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西出江城外,烟霞隔世尘。
钟声三竺晓,花气六桥春。
鸡犬桃源地,笙歌阆苑宾。
时来得游赏,忘却宦中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美景带给人的超脱尘世之感,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山水之乐如何让人暂时忘却现实烦恼。

前两句"西出江城外,烟霞隔世尘"像电影开场镜头:走出城市向西行,湖面升腾的雾气仿佛把世俗烦恼都隔开了。这里用"烟霞"这个意象,既写实(西湖常见的水雾景象)又写意(象征与尘世的距离)。

中间四句用三组鲜明画面展现西湖魅力: 1. "钟声三竺晓"——清晨灵隐寺的钟声回荡在山间,让人感受到佛门的清净 2. "花气六桥春"——苏堤六桥边春花绽放,连空气都带着香甜(六桥是苏堤上的六座桥) 3. "鸡犬桃源地,笙歌阆苑宾"——既有农家田园的闲适(鸡犬相闻),又有仙境般的歌舞盛会(阆苑是传说中神仙住的地方)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在这样的美景中畅游,连当官的烦恼都暂时忘记了。诗人用"忘却宦中身"这个说法很巧妙——不是真的辞官,而是在自然美景中获得心灵休假。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声音(钟声)、气味(花香)、生活场景(鸡犬)多维度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把西湖比作世外桃源和神仙居所,突出其超凡脱俗之美 3. 结尾的感悟很真实,现代人旅游时"暂时忘掉工作烦恼"的体验,和古人"忘却宦中身"其实异曲同工

这种通过自然美景获得心灵治愈的主题,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诗人没有用复杂修辞,就像用手机拍下西湖晨景发朋友圈,配上句"来这里整个人都轻松了",简单却打动人心。

聂大年

(1402—1456)明江西临川人,字寿卿。宣德末荐授仁和县训导,后分教常州,迁仁和教谕。景泰六年征入翰林,修实录。未几得疾卒。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