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咏荷花紫草

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

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

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惜红衣 咏荷花紫草》是一首描绘荷花紫草的词,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这些花儿的情感。下面试着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起句:“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 这句里,诗人借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 - “影借氍毹”形容荷花的影子投落在地上,仿佛是被某种布料放大了。 - “根连阡陌”说明荷花的根系很发达,能够深深扎根于田间地头。 - 接着“都无人惜”,表达了荷花虽然美丽,但常常被忽视,没有得到人们的欣赏和保护。 - “翠盖红衣”则是对荷花的直接描写,翠绿的荷叶如盖,红色的荷花像衣裙,色彩鲜明。 - “佳名倩谁锡”则是在询问荷花有没有一个合适的美名,暗示荷花虽美却少有人知其佳名。

中间部分:“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

- 这里通过对荷花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感。 - “盈盈带露”写荷花带着清晨的露珠,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 “刬袜过、茜裙留迹”则是间接描述一只小脚踏过荷塘留下的脚印,给人一种动态美。 - “春碧”则是对春天碧绿的荷叶的总体描绘。 - “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荒芜之地独自开放的荷花的怜惜之情。

“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 这段描述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夕阳映照下荷花更加艳丽。 - “山抹烟光”则描绘了远处山色,增添了一种静谧的美感。 - “丁香也无色”则用夸张手法衬托出荷花之美,丁香都显得逊色。 - “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则是对荷花开放时间的思考。 - “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想象荷花如仙子云英一般,满地都是雪花般的花瓣,显得极其唯美。 - 最后“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用牧童的惊问来衬托荷花的美丽,仿佛是蜀锦般的布料铺满了大地。

总结

整首词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荷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荷塘边,感受到了那份独有的宁静和美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