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立斋先生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
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从苦读到领悟的成长历程,用生动的比喻传递了治学的真谛。

前四句像快镜头:小时候咬着牙背诵经典("童牙苦呫毕"),熬夜读书直到灯油烧干("嚼瓜灯烬烂")。书堆得比山丘还高("衡缩高于丘"),却只是机械地看文字表面。这里展现的是初学者死记硬背的状态。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真正精深的学问像隔着几层灰尘("精微隔几尘"),需要像激流般有力的思考("健笔抵流湍")才能突破。当真正开悟时("开眼天地燎"),才发现灵活运用知识比死读书难得多——这是全诗的核心转折。

最后三句用植物作比:百花虽艳却难结果("千葩惭一实"),只有扎实的根本("本根")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这就像做学问,表面功夫再花哨,也比不上扎实的基本功和持久的研究精神。

全诗用"灯油烧尽""书堆成山""激流勇进""百花结果"这些生活化的比喻,把抽象的治学过程变得具体可感。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学问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扎实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个过程就像植物生长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力。

车若水

宋台州黄岩人,字清臣,号玉峰山民。车似庆孙。尝师从陈耆卿、杜范,又为王柏弟子。贾似道聘其入史馆,不赴。工古文与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