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闲适的夏日景象,同时暗含对历史与当下的思考。
前两句用"俯视百丈江流"和"仰望山间古殿"拉开空间格局,像电影镜头一样带我们看见高耸的山势和幽深的江水,树荫下的古老建筑更添静谧感。
中间四句最有深意:诗人看着雨后未散的彩虹和夕阳染红的江水,联想到中原王朝正统更迭如同天地轮回("回天地"),但开国皇帝的功业文章却永远照耀古今。这里把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巧妙融合,彩虹、夕阳的短暂绚烂与历史长河的永恒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诗人自己:他散着头发举杯痛饮,在席间随意走动,任夏风吹满衣襟。这种放浪形骸的姿态,与前文宏大的历史场景形成有趣反差,仿佛在说"纵然历史变迁,不如把握当下快意人生"。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下的vlog:先拍壮丽山水,再特写彩虹夕阳,最后镜头转向微醺自拍的自己。诗人用日常所见的小景致,悄悄承载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悟,最后回归到个人洒脱的生活态度,举重若轻地完成了一次从宏大叙事到个人抒情的转换。
陈沂
(1469—1538)明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居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陈钢子。正德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讲。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汉》,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与顾璘、王韦称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