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元夕篇

朱楼隐轸薄层霄,渌水萦堤荡画桥。
十里香风吹紫陌,一年明月始今宵。
今宵无处无萧鼓,佳丽名都较得数。
美酒留连拚十千,少年欢笑唯三五。
三五年时二八游,个侬无赖逐风流。
香轮宝勒纷填巷,翠烛红灯拥上楼。
楼前九陌连三市,中有侯家通戚里。
千蝶春星舞袖翻,九枝夜閤歌钟起。
歌舞唯应此夕陈,鱼龙百戏竞争新。
银花绛树开千丈,佛火神灯照百轮。
花灯在处如人好,半醉筵前看鲍老。
何客灯前到肯迟,何人花下归能早。
花下灯前出画裾,衣香一路暗氤氲。
不知南陌人如月,且道东门女似云。
云移月堕欢难歇,虬水丁冬霜渐咽。
郎心尚逐紫骝嘶,妾意先憎乌柏舌。
归去烧灯总不眠,含情脉脉定相牵。
余宵冷焰留红烛,明日芳尘拾翠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金陵元夕篇》用热闹的元宵节场景,展现了古都金陵(今南京)的繁华与人间烟火气。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流动的节日画卷 诗人像举着摄像机,带我们穿行在元宵夜的金陵城: - 镜头先拉远:朱红高楼隐在云间,河水绕着画桥流淌,全城弥漫着花香("十里香风吹紫陌")。 - 接着推向人群:富家子弟一掷千金喝美酒("拚十千"),少年们三五成群嬉笑,姑娘们追逐着热闹("个侬无赖逐风流")。 - 最后特写狂欢:满街是香车宝马("香轮宝勒"),楼阁挂满红灯笼,杂技艺人表演鱼龙舞,烟花照亮夜空如白昼("银花绛树开千丈")。

2. 藏在热闹里的情愫 后半段悄悄转向爱情故事: - 看花灯的少女衣带飘香("衣香一路暗氤氲"),人群中美得像云中仙子("东门女似云")。 - 通过"郎心""妾意"的对比,写热恋中人的小心思:男子还在策马追逐热闹,女子已开始惦记回家相约("归去烧灯总不眠")。 - 结尾很含蓄:通宵的蜡烛快烧完了,明天还要捡回遗落的发簪(暗示今夜约会未尽兴)。

3. 文字里的魔法 - 数字运用巧妙:"一年明月始今宵"强调元宵的特殊,"三五少年""二八游"指十五六岁的青春。 - 颜色碰撞:朱楼、绿水、银花、红灯...像打翻的调色盘。 - 声音描写:鼓乐声、马蹄声、更漏声("虬水丁冬"),组成节日交响乐。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盛世小确幸"——没有宏大叙事,只有普通人看花灯、谈恋爱、喝小酒的鲜活快乐。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穿越千年的节日喜气。

郑之文

江西南城人,字应尼,一字豹先,号豹卿。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至真定知府。工诗词散曲,尝作《白练裙》杂剧,以嘲名妓马湘兰,盛传于时。有传奇《芍药记》等。另有诗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