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一

土釜温温火,橐籥动春雷。
三田升降,一条径路属灵台。
自有真龙真虎,和合天然铅汞,赤子结真胎。
水里捉明月,心地觉花开。
一转功,三十日,九旬来。
抽添气候,炼成白血换骷骸。
四象五形聚会,只在一方凝结,方寸绝纤埃。
人在泥丸上,归路入蓬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道家修炼内丹的奇妙过程,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修炼体验转化为可感的画面。

上半部分以"炼丹炉"为开端,用"小火慢炖"形容修炼时的专注状态。"风箱呼呼响"暗指体内气息流动如春雷震动。诗人将人体比作三块相连的田地(上中下丹田),气息在其中升降循环,最终汇聚到眉心(灵台)这条主通道。

"真龙真虎"代表人体阴阳二气,"铅汞"象征精气神,它们自然交融就像赤子结胎,暗指内丹初成。"水中捞月"看似不可能,却比喻修炼者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内心如莲花绽放般清明。

下半部分讲修炼进度:每三十天一个小周期,九十天完成大循环。通过调节呼吸节奏(抽添),最终脱胎换骨——连白骨都焕发新生。"四象五形"指金木水火土五行能量,它们在心窝(方寸)处纯净凝结。当修炼者意识提升到头顶(泥丸宫),就仿佛踏上了通往仙山蓬莱的归途。

全词把晦涩的炼丹术语转化为"慢火炖汤""水中捞月"等生活化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修炼就像在体内精心培育一朵莲花,需要耐心调和阴阳能量,最终实现生命的升华蜕变。这种将玄妙哲理具象化的表达方式,正是该词最动人的艺术魅力。

葛长庚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长庚,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