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隐居山林的修行者)潇洒回归长白山的情景,充满了自然意趣和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两句"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用神话色彩开篇:这位山人像传说中捣药的白兔仙人一样,突然转身就乘着风离开了。这里用"掉头""乘风"两个动作,活灵活现地写出山人飘然离去的洒脱姿态,仿佛他真是能御风而行的仙人。

后两句"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把镜头转向山中的景物:简陋的柴门、潺潺的溪流都还和从前一样,而山人归去的路上,只见冬日苍茫的群山和萧瑟的树木。这些景物描写看似简单,却透露出山人隐居环境的清幽,以及他独行山野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无拘无束的逍遥感。山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像风一样自由;他居住的地方没有繁华建筑,只有最朴素的自然景物。诗人通过这种生活状态的描写,悄悄传递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读起来让人感觉山风扑面,仿佛也跟着那位山人一起,走进了长白山苍茫的雪林中。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