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东汉耻机权,君子多硁硁。
悲哉陈与窦,谋疏功不成。
其时凉州反,有人颁孝经;
意欲口打贼,贼闻笑不胜。
虽无补国家,尚未远人情。
一变至南宋,佛行而儒名。
希哲学主静,人死不闻声。
魏公败符离,自夸心学精。
杀人三十万,于心不曾惊。
似此称理学,何处托生灵。
呜呼孔与孟,九泉涕沾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讽刺了不同朝代知识分子的空谈误国。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东汉末年,批评当时读书人死守教条不懂变通。比如凉州叛乱时,居然有人向叛军宣讲《孝经》,想用道德感化敌人,结果被叛军嘲笑。作者认为这种做法虽然迂腐可笑,但至少还保留着基本人性。

第二部分转到南宋,批判理学家们挂着儒家名号却沉迷佛学。他们整天研究"主静"之类的玄学,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特别点名张浚(魏公)在符离之战惨败后,不去反思军事失误,反而吹嘘自己的心学修养。三十万士兵战死,他内心毫无波动,这种冷血的"理学"完全背离了孔孟之道。

最后作者痛心地呼唤:若孔孟地下有知,看到儒学被扭曲成这样,定会痛哭流涕。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揭露了某些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漠视生命的虚伪学说,强调真正的儒学应该关注现实、心系苍生。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