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探讨的是修行与超脱的智慧,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饶君了悟真如性":就算你完全明白了佛家说的"真如本性"(即万物本质、最高真理),但第二句"未免抛身却入身"指出:单纯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还是难以摆脱肉身的束缚,陷入轮回。

后两句给出解决方案:"何似更兼修大药"不如同时修炼金丹(道家内丹术),通过身心合一的实修,"顿超无漏作真人"就能瞬间突破局限,成为无缺漏的得道者。

核心智慧在于: 1. 批评空谈理论——光懂道理不够,必须实修 2. 强调身心并重——既要悟道也要炼体 3. 提供修行路径——通过道家内丹术实现飞跃

就像现代人健身不仅要懂理论,更要实际锻炼。诗人用对比手法,先破后立,指出单纯参禅的局限,给出更高效的修行方案,最终目标都是超越凡俗。这种将佛理与丹道结合的智慧,展现了古人修行方法的多元与务实。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