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吟三十首用栩园韵 其二十

云街月路怕闻歌,对此娟娟奈若何。
示我冰绡微有恨,为谁罗袜巧凌波。
忏除烦恼佛微笑,搴到芳馨露正多。
误把双丸轻种下,华严界里日消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仙界漫游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尘世烦恼的无奈。

首联“云街月路怕闻歌,对此娟娟奈若何”写的是诗人在云端月下漫步,却害怕听到歌声,因为美好的景象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面对。这里的“娟娟”可以理解为美好的月光或仙子,诗人似乎被这种纯净的美震撼,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颔联“示我冰绡微有恨,为谁罗袜巧凌波”进一步描写仙子的形象——她展示着如冰般透明的轻纱,似乎带着淡淡的哀愁;而她轻盈的步伐,又像是为了谁在水波上翩翩起舞。这两句既表现了仙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情感,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颈联“忏除烦恼佛微笑,搴到芳馨露正多”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想要通过修行(“忏除烦恼”)来摆脱尘世的困扰,而佛的微笑似乎给了他一丝慰藉。同时,他采摘芬芳的花草,露水正浓,象征着他在仙界找到了纯净与美好。

尾联“误把双丸轻种下,华严界里日消磨”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双丸”可能指日月,也可能象征某种因果或执念。诗人似乎在仙界中无意间种下了某种因缘,导致他在这个华严世界(佛教中的理想境界)中日复一日地消磨时光。这里既有对仙境的留恋,也有对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空灵,既有对仙境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身处仙界,烦恼依然存在,真正的解脱并不容易。这种矛盾的心理让诗歌更具深度,也让读者产生共鸣。

0